(新春走基层)台湾艺术家在江南古镇品非遗、闹元宵、共团圆
2025-02-16 15:35

欧亚国际热线V(6344802) 请认准欧亚国际指定客服,打开微信搜索添加即可,添加成功回复:开户条件 上分问题就可以了。为开创“大金砖合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引领航向。欧亚国际开户

  中新网杭州2月13日电(郭其钰 周德双)“咚、咚、一打年年高,二打事事顺……”石臼里的糯米冒着腾腾热气,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米香,台湾艺术家和台青们轮番上阵,挥动手臂体验打年糕。

  2月12日在元宵佳节之际,由台湾书画家和高校师生代表组成的“荷和梅美”文化交流团走进浙江省杭州市塘栖古镇“幸福的院子”,体验传统民俗,与当地民众一起闹元宵。

2月12日,台湾艺术家在浙江杭州塘栖古镇体验乡村传统民俗。周德双 摄

  “幸福的院子”是一座由废弃小学改造的浙江省级非遗工坊。因其丰富的民俗文化活动和非遗体验项目,被当地村民亲切地称为“幸福的院子”。

  “我已经很久没有见过打年糕了,以前这样的场景只在电视上看到过。”来自台中的雅竹第一次来大陆,在她看来这是团圆的味道。

  “大家相聚在小院,烧着柴火、吃着美食,非常有烟火气,这样的场景让我想起小时候一家人团聚时的温馨场面。”台湾艺术家温玉琴感慨说。

  在“幸福的院子”里,幸福的秘密不止于烟火气。屋顶、门墙、器物上藏着100个不同写法的“福”字,两岸艺术家还在现场画灯笼、写“福”字。

  “‘福’在中华文化里包含了所有美好祝愿,我从台湾给大家带来了‘福’字,在这里又收获了满满的‘福’气,这是属于两岸共同的文化传承。”台湾艺术家吴琼娟此行给大家带来了一个个“红包”,里面是她亲手写的“福”字。

  台湾艺术家廖春美已经多次来过大陆,她说在江南古镇闹元宵,不仅感受到了元宵佳节的团圆氛围,也增进了两岸艺术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共同认知和情感认同。

  元宵佳节,华灯初上,“荷和梅美”文化交流团的成员们身着汉服夜游塘栖古镇。他们还将与大陆艺术家举办笔会雅集,以书画传情推动两岸文化艺术交流。(完)

【编辑:王超】

| 微矩阵
百度友情链接:普利策新闻奖镇海新闻网朝日新闻荆门新闻网民生新闻虚假新闻中卫新闻百度新闻首页黄岛新闻中国共产党员新闻网  自考新闻学尤溪新闻网珠海新闻网军事新闻最新新闻联播直播在线观看 中国新闻社晚间新闻动漫新闻腾讯娱乐新闻新闻学  邵阳新闻网中国经济新闻网新闻早报余姚新闻青岛新闻网  甘肃新闻网早间新闻滴滴事件最新消息新闻山东教育新闻新闻营销  台湾最新消息今天新闻头条热点今日新闻建德新闻网新闻稿格式模板崇阳新闻  甘肃新闻新闻通讯稿范文房地产新闻汝城新闻网资兴新闻网  军事新闻抚州新闻网淄博新闻网新浪财经新闻双语新闻  黄冈新闻腾讯新闻中国煤炭新闻网网易新闻深圳新闻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