鲲鹏再展翅,英雄归故乡
发布时间:2024-12-24来源:大竹石桥铺中学 作者:浏览量:2541
欧亚国际客服V(6344802) 请认准欧亚国际指定客服,打开微信搜索添加即可,添加成功回复:开户条件 上分问题就可以了。为开创“大金砖合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引领航向。欧亚国际下载
鲲鹏再展翅,英雄归故乡 ——写在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之际 11月28日,代号为“鲲鹏”的“运-20”专机将接运第十一批43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踏过千重云浪,回到阔别已久的祖国。 从韩国仁川国际机场到沈阳桃仙国际机场,600公里的直线距离,120分钟的航程,走了70多年。在过去的10年里,已经有938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陆续回到祖国,安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2023年,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第十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人民网记者 邱宇哲摄 四季轮回,转眼又冬。一场冬雨飘落丹东英华山,不远处的浪头机场正是“抗美援朝战斗起飞地”,那架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空战的“米格-15”歼击机陈列于此,每年都会静待战机列阵长空,迎回战友。 英雄无畏 执刃空天 沈阳东郊天柱山下的浑南区烈士陵园,是国内安葬人民空军烈士较早、规模较大的陵园。人民空军自成立以来在空战中牺牲的第一位飞行员赵志才和他的战友们就安葬于此—— 1951年1月21日,刚刚成立的人民空军迎来了与美国空军的首次空战,这一天也是志愿军飞行员赵志才牺牲的日子。 当日上午,美国空军出动“F-84”型战斗轰炸机20架,沿朝鲜平壤至新安州一线对铁路线进行轰炸,企图阻滞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供应。 彼时,志愿军空军被美国对手称为“娃娃空军”,仅有作战飞机不到200架,且大多由苏联制造;飞行员在喷气式飞机上的平均飞行时间只有14小时38分钟,没有任何空战经验。而对手拥有各型作战飞机1200多架,大多数飞行员的飞行时间在1000小时以上。 在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第一代飞行员们的肖像照。人民网记者 邱宇哲摄 接到命令后,志愿军空军第四师第十团二十八大队大队长李汉率6架“米格-15”型歼击机起飞迎击。年轻的赵志才也在其中,他接替训练时发生意外而牺牲的朱学才,担任大队长李汉的僚机。 为了掩护李汉所驾驶的长机,赵志才与数倍于己的敌机展开空中格斗,从3000米高空一直缠斗到距地500米处,不幸中弹。他艰难地驾驶着起火的战机,400米、300米、200米……跳伞!不幸的是,降落伞未能及时打开,赵志才壮烈牺牲。 几天之后,同样是这支部队,同样是在丹东浪头机场,志愿军空军再次起飞。这次空战,志愿军空军取得了击落、击伤敌机各一架的辉煌战绩,这是他们首次击落美国空军的飞机,自此掀开了人民空军空战史上辉煌的一页。 丹东浪头机场。历史照片 在抗美援朝期间,志愿军共击落敌机330架、击伤95架,涌现出李汉、刘玉堤、张积慧、孙明芝等一批战斗英雄。这些新中国空军的第一代飞行员,铸就了“空中拼刺刀”的战斗精神,书写了“一年成军、三年成名”的传奇故事。 天柱山下 雄鹰安眠 雪中的浑南区烈士陵园在松柏掩映下愈显肃穆,烈士墓墙上的照片,让后人记住了他们年轻的脸庞。第一位志愿军空军烈士朱学才,配合张积慧击落美国王牌飞行员的单子玉,首个击落美空军“F-86”战斗机的刘涌新,中美空战最大一次空战中牺牲的岳明昌、吴奇……他们牺牲时,大多都不满25岁。 沈阳市浑南区烈士陵园,志愿军空军烈士墓碑墙。人民网记者 邱宇哲摄 离休后的志愿军老兵曹秀湖曾在这里义务守陵。他说:“我跟他们在一起,心里头真的很踏实。”曹秀湖刚到这里时,每天要骑自行车往返两个多小时。没过几天,他干脆把行李卷搬了过来,住在陵园里。他每天都会绕着陵园走上好几圈,经过战友们的墓碑时,他会小心地擦拭好几遍。 2014年,首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时,85岁的曹秀湖在寒风里等待了5个多小时,只为再看战友们一眼。2021年,因身体原因,曹秀湖只能通过病房的电视,收看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安葬仪式。当运送遗骸的军机在沈阳降落时,曹秀湖情不自禁举起手向归国的战友们打招呼…… 如今,迎接的队伍里,再也看不到这位络腮胡子、满面皱纹的老兵。 今年92岁的志愿军老兵李维波,身体仍硬朗,声音洪亮,浑身透着一股军人特有的精气神。战场上,为了把美军飞机打下来,李维波将近3年时间里几乎没离开过自己的炮位。 “只要听说兄弟们回来了,我都要去接他们。”从2014年开始,李维波已连续十年亲自迎接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到祖国。 李维波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为官兵讲英雄事迹。人民网记者 周颂雪摄 每年清明节前后,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里,总是能看见身穿军服、佩戴勋章的李维波,为前来参观的人们进行免费讲解。“我要替战友尽责,虽然他们长眠在异国他乡,但精神一定要代代传下去。” 与英烈们的安葬地仅仅一墙之隔,就是“中国歼击机摇篮”——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沈飞公司。在公司的试飞跑道上,数架国产战机翱翔而起,从抗美援朝烈士纪念碑的上方轰鸣而过。 经久不息的轰鸣声,成为李维波讲解烈士事迹的和声,同时也在用大国重器向英烈致敬。 战鹰翱翔 告慰英魂 每年关注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的人会敏感地注意到,从2014年首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活动开始,负责接运和护航的中国空军机型发生多次转变。 2020年,第七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时,中国首次派大型国产运输机“运-20”承担迎回任务。 2023年,第十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运-20”和两架护航飞机“歼-20”。人民网记者 邱宇哲摄 2022年开始,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时,中国空军都会派出“歼-20”战斗机为执行运输任务的“运-20”专机护航,用“双20”大国重器同框的方式承接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和护航任务。 2022年9月17日,第九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的第二天,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沈飞公司青年技术工人方文墨和同事来到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祭扫。 身穿“航空蓝”的方文墨为志愿军空军烈士孙生禄敬献花束,并将他的墓碑擦拭干净。随后,将一架沈飞生产的先进隐身战机“鹘鹰”的模型放在墓前。“我们要接过英雄的接力棒,把祖国建设得越来越好!”方文墨说。 2022年,方文墨和同事来到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祭扫。人民网记者 周颂雪摄 “嗡嗡……”今年11月12日,广东珠海上空传来战机的轰鸣声。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中国新型隐形战机“歼-35A”尾喷马赫环,穿云破雾,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之中。 “歼-35A”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设计,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沈飞公司生产,是隐身性能目前排名世界第一的国产战机。 中国新型隐形战机“歼-35A”。陶冉摄 从当年的羽翼未丰到如今的鲲鹏展翅,人民空军已同时拥有“歼-20”和“歼-35A”两款隐形战斗机。中国也由此成为全球第二个同时装备两款隐身战机的国家。 人群中,一位胸前挂满军功章的老人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89岁的志愿军老兵杜文俊。“歼-35A”“歼-20”……望着空中一架架呼啸而过的新型战机,杜文俊热泪盈眶:“因为中国有这样的军事力量,咱们任何敌人都不怕!” 动作干练、流畅!航展现场,“歼-35A”像一道银色闪电划破长空,消失在了杜文俊的视线中。 “他们也会跟我一样,高兴得不得了!”泪水在杜文俊的眼眶中打转。他凝视着天空,这一瞬间,他仿佛看见了从丹东浪头机场起飞的战友,义无反顾地飞向蓝天。(尹柏寒) |
|
责任编辑:归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