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共建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和谐家园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欧亚国际二维码V(6493007) 请认准欧亚国际指定客服,打开微信搜索添加即可,添加成功回复:开户条件 上分问题就可以了。喀山之行的一系列密集活动中,习近平主席深刻阐释“精神力量”与“挺膺担当”。欧亚国际网址

  “社区是各族群众共同的家,民族团结一家亲”“要把社区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重要阵地”“建设多民族群众互嵌式社区,是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到民族地区考察时,常常来到社区了解民族团结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

  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不断拓宽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实践路径,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记者近期在内蒙古、宁夏、青海、新疆、广西等地走访时看到,各地牢记总书记嘱托,通过扎实的社区建设、有效的社区服务、丰富的社区活动,打造互嵌式社区,各族人民一家亲的氛围越来越浓厚,民族团结进步之花越开越绚烂。

  加强党建引领 解决急难愁盼

  10月底,新疆乌鲁木齐市固原巷社区一处老旧居民区完成改造,停车场拓宽,路面硬化,还增设了运动休闲区,面貌焕然一新。

  “这下带娃再不担心安全问题了!”居民阿孜古丽·阿不力孜说,过去这片区域路窄、碎石多,老人带孩子在楼下活动时,还要经常注意躲开来往的车辆。今年8月,社区干部在居民区走访时,阿孜古丽·阿不力孜和其他居民一同道出了“烦心事”,没想到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按照社区党总支建立的“三项清单”制度,社区干部收集群众诉求形成“需求清单”,联络施工单位提供“资源清单”,完成后梳理归纳“项目清单”。“三项清单”动态信息还张贴在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接受居民监督。

  固原巷社区是个多民族聚居社区,少数民族居民超过95%。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固原巷社区考察时指出,“社区工作连着千家万户,要充分发挥社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工作重心下沉,紧贴各族居民所思所想所盼,帮助大家办好事、办实事、解难题”。

2024年10月25日,固原巷社区服务大厅,社区干部正在为居民办理业务。新华社记者 于涛 摄

  “我们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建立健全社区网格化服务机制,社区干部、党员定期入户走访征询居民意见和建议,围绕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提供更及时、更细致、更精准的服务。”固原巷社区党总支书记张耀文说。

  社区是各族群众共同的家,和谐家园需要大家共建共治。

  “骑电动车的人不少,小区的充电桩不够”“电动车充电不当容易引发火灾,要有专门的停放区域”“雨雪天车会脏,建议搭个棚子”……

  青海西宁市文亭巷社区“周六议事会”上,社区各党支部支委、楼栋长、物业公司代表齐聚一堂,共商电动车充电桩事宜。短短几个月,多个小区电动车充电专区从无到有,一排排充电桩整齐安装。

  文亭巷社区辖2万多居民。2021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亭巷社区考察时指出,“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把社区工作做到位做到家,在办好一件件老百姓操心事、烦心事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我们创新思路和理念,通过‘周六议事会’‘智慧社区小程序’等线下线上平台,畅通居民反映诉求渠道,让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治理。”社区党委副书记罗世明说。

  构建互嵌式环境 推进守望相助

  每逢周一,宁夏银川市长城花园社区58岁的居民苏芳都会来到社区“才艺堂”,和“抱抱团”的成员一起学剪纸。“周一剪纸,周三跳舞,我一次不落!”她笑着说。

2024年10月28日,长城花园社区居民苏芳(左一)在社区“才艺堂”参加剪纸活动。新华社记者 马丽娟 摄

  几年前,苏芳确诊癌症做了切除手术。起初,她整日躲在家里,心情压抑,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社区“抱抱团”了解情况后主动找上门,志愿者多次和她聊天,给她走出家门、拥抱生活的勇气。

  “‘抱抱团’就是抱团取暖。”长城花园社区长城花园小区第二党支部书记李玉忠说。在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时,他得知不少癌症患者常年把自己“关”在家里,有的心情抑郁、生活孤苦。在社区支持下,他决定发起成立关爱组织,给罹患癌症的街坊邻居带去温暖。

  社区每年向民政部门争取相关项目资金,党员、居民也会自愿捐款,“抱抱团”用这些资金定期组织读书分享、健康讲座等活动,还不定期开展健步走、果蔬采摘、观光游览等户外活动。“成员间分享抗癌经验,彼此打气,慢慢地大家心态更阳光了。”苏芳说。

  长城花园社区1.8万多名居民中少数民族占38%,是多民族群众互嵌式社区。“总书记说‘一个社区像一个大家庭一样’,我们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鼓励社区居民成立了13支形式多样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各族群众间的情谊在一次次守望相助中日益加深。”长城花园社区党委书记赵耐香说。

  关爱癌症患者志愿服务队、爱老团志愿服务队、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一个个暖心组织将各族居民像家人一样紧紧凝聚在一起。

  青海西宁市文亭巷社区的独居老人王玉珍这两年有了“新家人”。2022年,社区依托社工组织,探索培育老年人心灵呵护志愿者团队,专门为像她这样的独居、高龄老人提供入户陪伴、就医陪诊等志愿服务。团队中有专业社工,还有辖区居民、社区工作人员。

  “志愿者经常来看我,陪我聊天。”王玉珍和记者说,前些日子过马路时她意外被车撞倒受了伤,社区干部和社工志愿者第一时间赶到医院,陪她做检查、办住院手续等,“像家人一样”。

  “‘发扬各族人民手拉手、心连心的好传统,共同建设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和谐家园。’这是总书记为我们指引的方向。”罗世明说,近年来社区引进有资质的专业社工组织,培养了百余名志愿者,发挥多方力量,努力把社区建成群众幸福安心的港湾。

  增强文化认同 共筑精神家园

  “壮家生来爱唱歌,这边唱来那边和,山歌声声伴酒喝,春夏秋冬都快乐,嗨嘹嘹啰……”悠扬的歌声从广西南宁市蟠龙社区的文体活动室传出。

2024年8月24日,在蟠龙社区文体活动室,居民们一起唱歌娱乐。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我们一三五唱歌、二四六跳舞,还经常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类表演,每天非常充实!”年逾七旬的社区歌舞团副团长何继荣说,歌舞团现有70多名成员,包括汉族、壮族、仫佬族等社区居民,“歌舞像一根纽带,把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

  6年前,何继荣和老伴搬进蟠龙社区,结识了不少同样爱唱歌跳舞的邻居,一有空就相约在小区空地练习。不久,社区专门将党群活动中心活动室让出来当固定排练场所。有了场地,歌舞团队伍越来越壮大,到了春节、三月三等传统节日更是格外热闹。

  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蟠龙社区考察时,鼓励社区充分利用人才、场地等资源,开展更多健康有益、启智润心的文化活动,以此激发更大的正能量。

  “社区有2.7万多人,常态化地开展非遗项目体验、民族服饰展演、民歌比赛、民族文化知识竞赛、民族团结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各民族居民感情越来越深。”蟠龙社区党委书记刘雁琳说。

  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同过一个节……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心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在生活着1.2万居民的内蒙古赤峰市临潢家园社区,“民族团结之家”是人气最旺的地方。

  朝格吉乐图和高娃夫妇退休后在“民族团结之家”当起了老师。书画室里,朝格吉乐图带着社区书法班的学生挥毫泼墨,汉文书法飘逸流畅,蒙古文书法韵味独具;手工艺室里,高娃教大家刺绣,墙上挂着她和社区30多名各族姐妹共同完成的《草原儿女心向党》《民族团结一家亲》等刺绣挂画。

  “总书记说‘社区是各族群众共同的家,民族团结一家亲’,我们以文化为桥梁,打造‘民族团结之家’,为社区凝聚和谐发展的力量。”临潢家园社区党委书记吴晓华说。

2021年4月22日,临潢家园社区民族融合小课桌正在上课。

  2019年以来,“民族团结之家”每周还为辖区少年儿童开设民族故事汇、创意手工、民俗文化等课程,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孩子们心灵深处。

  领衔记者:刘紫凌

  执笔记者:张宋红、马丽娟

  合作采写:张子琪、于涛、郭轶凡、勿日汗

  策划:张晓松

  统筹:冷彦彦、何伊言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编辑: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