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周末“韩流”俏
2025-01-11 02:47

欧亚国际微投V(6344802) 请认准欧亚国际指定客服,打开微信搜索添加即可,添加成功回复:开户条件 上分问题就可以了。为开创“大金砖合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引领航向。欧亚国际游戏

  中新社上海12月29日电 题:上海周末“韩流”俏

  作者 李佳佳 李秋莹

  周末的深夜,位于上海第一百货商场的餐饮店内挤满了韩国游客。

  智贤(Jih yun)和明州(Min ju),两个21岁的韩国女大学生,第二次踏上中国之旅,上一次的目的地是北京。最近,由于“周五下班去中国”登上韩国热搜,两个女生特地选择周四抵达上海。“我们主打一个时间差,这样就能和周五下班来中国的韩国人稍微错开了。”智贤说。

  深夜时分,在智贤和明州等位的“很久以前”烧烤店门口,排队等位者挤爆等候区,甚至蔓延至店旁的整个走廊,其中不乏拖着行李箱前来的游客。扭头看向店里,一半以上的顾客说着韩语,不少人额头上还贴着退热贴,据说是效仿某位来此旅游打卡的韩国艺人而特有的装扮。

12月27日,在位于上海第一百货商场的“很久以前”烧烤店里,一半以上的顾客说着韩语,不少人额头上还贴着退热贴,据说是效仿某位来此旅游打卡的韩国艺人而特有的装扮。周孙榆 摄

  就在该烧烤店的楼下,海底捞火锅店也是同样的热闹光景。该店经理胡小征告诉记者,从11月10日开始,门店里的韩国游客明显增多。“我们门店位于人民广场热门商圈,也是外国人来上海旅游的打卡地之一。火锅又是韩国人非常喜欢的美食,从数据来看,门店平均一天接待顾客总量在1200人次到1500人次之间,其中,韩国顾客在150人次到200人次左右,约占总接待人次的15%。”

12月27日,海底捞人民广场门店位于上海热门商圈,也是外国人来上海旅游的打卡地之一,门店平均一天接待顾客总量在1200人次到1500人次之间,其中,韩国顾客在150人次到200人次左右,约占总接待人次的15%。 周孙榆 摄

  据门店反馈,除虾滑、牛肉、哈密瓜等经典菜品外,外国游客还非常喜欢在海底捞过生日,看科目三舞蹈和变脸表演。“韩国人喜欢热闹、欢乐的就餐氛围,特意咨询门店能否为他们唱生日歌,为此门店专门设置了韩语立牌,提供定制生日服务。另外,服务员还在门店教韩国游客跳‘科目三’和时下最红的歌曲《APT.》,韩国游客和其他外宾也纷纷参与进来,现场很是热闹。”海底捞火锅打浦路门店店长刘秀说。

  “因为听说上海是中国最现代的城市之一,所以我周五下了班就飞过来。”27岁的金申浩(Kim shinho)第一次来中国,“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的免签政策,它让我们来中国变得更容易了”。

  “年轻人总是喜欢到处走,过去我身边的朋友去日本比较多,现在韩国和中国之间往返1000元人民币的机票,又免签,所以我们都决定来看一看,我想这也是很多韩国年轻人的想法。”金申浩说,除了上海,长沙、成都、张家界都已经上了他的旅行计划单。

  11月8日,中国决定对韩国等9个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此举极大便利了中外人员往来。12月17日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再发公告,将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由原72小时和144小时均延长为240小时(10天)。免签政策的持续“上新”,带旺了上海的出入境流量。以上海口岸为例,截至12月24日,今年以来,入境外籍人员数量已近445万人次,是去年同期的2倍。其中,免签入境外籍人员数量近160万人次,是去年同期的4.7倍。浦东、虹桥两大国际机场口岸入境外籍人员数量近410万人次,位居中国空港首位。

  自中国对韩国单方面免签政策正式生效以来,同程旅行平台上韩国至中国主要城市的航班预订热度同比增长近150%,热门航线以首尔飞上海居首。同程研究院研究员徐子莫认为,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吴文化的展现与现代化潮流的结合,使得韩国游客在选择中国旅行目的地时,把上海作为首选。此外,首尔到上海的飞行时间在2小时左右,来上海过周末,也成为现在韩国社交媒体上火爆的话题。(完)

【编辑:张子怡】

| 微矩阵
扬子晚报网:贵州新闻联播平阳新闻网俄罗斯新闻网中国评论新闻最近新闻热点仪陇新闻网军事新闻湖南新闻联播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期刊查询荆州新闻网  金华新闻网江西新闻广西新闻杭州新闻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 包头新闻网看看新闻天津新闻济南新闻昭通新闻网  新闻发稿四川新闻联播宿松新闻网南充新闻网青岛新闻网首页  央视新闻微博新闻联播天气预报新闻总署新闻发稿内蒙古新闻联播  新闻播报普利策新闻奖中国经济新闻网中国教育新闻网搜狐新闻客户端  新闻界腾讯体育新闻央视新闻直播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多维新闻  新闻头条新闻30分黄河新闻网新闻发布会威海新闻网  央视新闻搜狐新闻客户端竹溪新闻网十堰新闻鹤壁新闻网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