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查询 登录 | 注册
  1. 首页
  2. 资讯要闻
  3. 作家马伯庸:美食是中国人最大的公约数?

作家马伯庸:美食是中国人最大的公约数

发布时间:2024-11-24 15:46 分享到:

欧亚国际网站多少V(6344802) 请认准欧亚国际指定客服,打开微信搜索添加即可,添加成功回复:开户条件 上分问题就可以了。为开创“大金砖合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引领航向。欧亚国际网上娱乐

  中新网北京11月21日电(记者 上官云)“嘿,您吃了吗?”“午饭(晚饭)打算吃点什么?”两个中国人见了面,“吃”是常用的寒暄话题,聊起美食,气氛总会热闹几分。

  而在作家马伯庸的笔下,通过写美食,也可以讲一个相当不错的故事。

  在新完成的小说《食南之徒》里,他便以“枸酱”为线索,写了“吃货”唐蒙的经历:一位汉朝使者前往南越国,吃到了美食“枸酱”,继而追寻其来源,引出一个又一个故事。

  马伯庸品尝过天南地北的美食,常常自嘲“吃货”。他把爱吃的人分为“美食家”和“吃货”,一样食物摆在面前,美食家会把它的用料、典故等等原原本本讲完;“吃货”未必能说出些门道,但肯定极其享受“吃”的过程。

  作家马伯庸。受访人供图

  聊起中国人的饮食文化,马伯庸认为,美食是中国人最大的公约数。通过吃,可以折射出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和性格,在文艺作品中,美食核心传达的是人的情绪,乃至命运。

  “吃货”的好奇心

  《食南之徒》里写了唐蒙的故事。而故事的灵感,来自马伯庸读《史记》的“偶得”。

  “建元六年,一位叫唐蒙的汉朝使者来到了南越国,无意中吃到枸酱。”马伯庸说,唐蒙觉得它很好吃,一问才知道,原来其原产地是蜀中,所以当地人都叫它蜀枸酱。

  唐蒙有点纳闷,蜀中远在西南,是怎么运过来的?要知道,蜀枸酱在南越很流行,这么大的消耗量,必然得有一条稳定的进口通道。

  他敏锐地想到:难道两地之间,还存在着一条大汉朝廷不知道的贸易路线?他很快打听清楚运货途径是牂柯江,江面很宽,可以通行大船,并联想到——大船能运食物,就能运兵。

  于是,唐蒙回到长安以后,立刻找来蜀中的商人询问。蜀中商人告诉他,这种枸酱出口到夜郎国特别多。而夜郎国的旁边,恰好就是牂柯江。

  千万不能小瞧“吃货”的好奇心。马伯庸说,之后唐蒙赶紧上书汉武帝,建议可以设法控制夜郎国的这条水路,顺流而下,可以出奇兵攻击到南越首都。

  由于很早就想写一本关于美食的书,于是,读完这段史料后,马伯庸动了写《食南之徒》的念头。

  在故事里,他设定唐蒙是一个“吃货”,来到南越后遇到一系列变故,最后凭借一颗追求极致美食的心,成功破局。

  作家马伯庸。受访人供图

  写作过程相当顺畅,马伯庸喜欢美食,写起热爱的生活根本停不下来。一个故事就这么自然而然地诞生了,“很惊喜,我们的爱好终于可以登上大雅之堂了。”

  美食背后的人生态度

  一本小说,往往会带上作者的某些影子。唐蒙对食物的好奇心,就和马伯庸很像。

  因为家庭的关系,马伯庸转学次数特别多,从小到大得转过十几次学,天南地北都去过了,自然也就见识了各地美食。他曾不止一次评价道,“我也是个‘吃货’”。

  “美食是中国人最大的公约数,所有人见了面之后,不管你是什么地方的人,至少聊起‘好吃的’,是大家都认同的(话题)。”马伯庸说,有一种说法是能吃到一块去,就能做朋友。

  而在某些时候,美食核心传达的是人的情绪,乃至命运。他读《金瓶梅》,记忆最深刻的是里面有一道菜,叫“拿一根柴火煮猪头”,出锅后肉质相当软烂。

  “书里对这道菜的描写非常诱人。这部小说描写的是人的欲望,人的欲望是多方面的,食物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这是一种非常巧妙的表达。”

  通过吃,往往能折射出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和性格。马伯庸有个上海朋友,吃大闸蟹能吃一下午,就着半瓶黄酒,可以吃得非常细致,甚至吃剩的大闸蟹外壳什么的,还能拼回去。

  朋友吃着螃蟹,他在一边看得很着急,“我吃一只大闸蟹,可能10分钟也就搞定了,当然会残留很多肉。这一看就是北方人和南方人的性格差异问题。”

  “对食物、对吃这件事,有些人属于什么都无所谓,再累我也得去吃一口,然后整个人就开心了;有些人就觉得,随便吃一口就行,当然我会更喜欢跟第一种人做朋友。”他说。

  大事不虚与小事不拘

  从《显微镜下的大明》账本上的数据,到《食南之徒》里的一道美食,马伯庸始终延续着一以贯之的写作脉络:透过历史长河中的微小之物,剖析人心世情。

  作家马伯庸。受访人供图

  他曾经描述过这种写作方法,就是“在历史缝隙中寻找可能性”,而基本的写作逻辑就是“大事不虚,小事不拘”,意思是这件事可能没发生过,但历史上这个人干得出来这样的事。

  “我写历史小说追求的并不是所谓完全真实的历史,而是符合逻辑的历史。”比如写食物,马伯庸发现,历史上对食物记载的并没有那么多,但字里行间一定会有一些食物对人的影响。

  像《鸿门宴》中,就是通过“吃”体现樊哙的性格特点:豪爽、大气,什么都不怕。

  马伯庸喜欢读史书,这是他寻找灵感的一种途径。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会在读历史时,漫无边际地开始想象,哪些记载能够写成故事,哪些记载可以扩展成漂亮的故事情节。

  “当你带着这个思维之后,你看到里面真的到处都是黄金,到处都有好的东西。”

  读书、读历史,也是马伯庸日常缓解焦虑情绪的方法。“读史读多了,会越来越开通,或者说越来越心态好。因为你会发现你遭遇的一切,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次,这只是一次重演。”

  有时,人们的焦虑往往来自于“不理解”。“很多现实中的事我们看不懂,但读一读史书,你会发现,很多事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每一个古怪的行为,都有一个合乎理性的解释。”

  “读史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能够读到一种对世界的解释。”马伯庸总结道,当我们把这个世界看清楚之后,就能对很多事情释怀,至少在内心求得一个和解。(完)

【编辑:张子怡】

(来源:"网信浙江”)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zqJ59lzn0RXMPchq8sQS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