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6日 13:08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欧亚国际下载V(6493007) 请认准欧亚国际指定客服,打开微信搜索添加即可,添加成功回复:开户条件 上分问题就可以了。喀山之行的一系列密集活动中,习近平主席深刻阐释“精神力量”与“挺膺担当”。欧亚国际app登录
2025年度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确认于本月1日开始,将于31日截止。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有哪些种类?如何进行确认操作?一起来了解一下。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七项。纳税人可以通过个人所得税应用程序进行操作,确认下一年度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
具体如何操作?
您可使用手机下载个人所得税应用程序,在首页【常用业务】中选择【专项附加扣除填报】。
若2025年您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无变化,只需在2024年基础上确认即可,点击【一键带入】,即完成信息确认。
若需要对已填报的信息进行修改。如修改赡养老人、子女教育等信息,选择【填报记录】中相应扣除项目,在【填报详情】页面点击【修改】。
若需新增项目,可在【专项附加扣除填报】模块选择相应项目,扣除年度选择“2025”,根据系统提示进行填报。
税务部门提醒,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确认时间为12月1日至31日,符合条件的居民个人请在规定时间进行信息确认。
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个人所得税处四级调研员 石剑虹:12月确认下一年度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您的扣缴单位可以从明年1月份起,在预扣预缴您的个人所得税的时候,让您足额享受到专项附加扣除。
各个项目分别按照什么标准扣除?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的各个项目,都是按照什么标准进行扣除?
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标准为每个子女每月2000元。
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标准为每月3000元。独生子女可每月扣除3000元;非独生子女需与兄弟姐妹分摊扣除额度,每人每月不超过1500元。
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分为两类:参加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可扣除3600元;参加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在读期间每月扣除400元。
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是在医保目录范围内,按照个人自付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据实扣除,最多不超过80000元。
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标准为每月1000元。
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按照城市规模分为每月1500元、1100元及800元三档。
填报时哪些问题需要注意?
本月初开始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确认以来,我们搜集到许多在填报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来看税务部门的解答。
问题一:同一子女,父母在填报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或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时,如何填报?有多个子女,该如何填报?
按照一个子女一个月2000元的扣除标准,可以选择由父母一方享受百分之百的扣除,或者是父母两个人来分摊享受扣除。
多个子女,比如说第一个孩子由父亲来百分之百扣除,然后第二个孩子可以由母亲来享受百分之百的扣除,也可以选择由父母两个人分别来扣每个月的1000元来分摊扣除。或者完全由一方来享受两个孩子的扣除也是可以的。
问题二:父母有退休金,可以填赡养老人这一项吗?有兄弟姐妹,该如何填报赡养老人这项?
纳税人赡养父母年满60岁,或者说子女都已经去世了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情况下,纳税人是可以享受赡养老人的专项附加扣除的。老人有没有退休金,是没有关系的。
如果是独生子女,按照一个月3000元的扣除标准来定额扣除。如果是非独生子女的话,他是在所有的兄弟姐妹之间来分摊3000元,但是每个人的扣除的最高限额不能超过一个月1500元。
问题三:没有单位的自由职业者,是否可以申报?
自由职业者如果说没有工资薪金所得,只有劳务报酬、稿酬、特权使用费或者是有经营所得的,在个人所得税App上来填报,在做年度个税汇算的时候,就可以享受到专项附加扣除了。
问题四:填报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时,需要报送什么信息?
对于学历继续教育,在填报信息的时候比较简单,只需要填报教育的起始时间,还有教育阶段的信息就可以。
对于职业资格继续教育需要填报的信息,包括资格的证书名称、发证时间、发证的机关、证书编号等信息。
需要提醒一下,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要在国家的职业资格目录范围之内,另外要在取得证书当年享受扣除。
问题五: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是由个人来自行申报享受扣除的,我们现在跟医保部门已经建立了数据共享,所以纳税人是不需要上传相关凭证资料的。(央视新闻客户端)
中国政府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 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 | 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 | 中国致公党 | 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 |
国家移民管理局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侨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外国专家局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联系方式:gqb@gqb.gov.cn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版权所有 中国侨网技术支持
[京ICP备0507210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