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研团队新发现:锂电池“打一针”就能“重生”

分享:
2025-02-16 来源:贵州日报报刊社

欧亚国际联系电话V(6344802) 请认准欧亚国际指定客服,打开微信搜索添加即可,添加成功回复:开户条件 上分问题就可以了。为开创“大金砖合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引领航向。欧亚国际注册

  锂电池“打一针”就能“重生”!《自然》刊登我国科研团队新发现

  手机电池用久了就充不进电,电动车充满电能跑的里程数越来越短,寒冷地区的电池更容易坏,废旧电池数量越来越多……今天(2月13日),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刊登复旦大学科研团队新发现:通过一项新技术,可以对锂电池进行“精准治疗”,让废旧电池“重生”。

  为了应对锂电池老化、衰减等问题,复旦大学科研团队研究发现,电池的“寿命”其实和人体健康类似,问题往往集中在某个核心部件,也就是活性锂离子。如果能精准补充损失的锂离子,就能大大延长电池的使用时间。基于这个想法,团队开发了一种像“药物”一样的锂载体分子,可以通过注射的方式补充电池中的锂离子。

  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研究团队成员 高悦:我们的技术可以实现精准治疗,使它能在使用之后,还能够恢复到初始的状态。一个商用的磷酸铁锂电池,按照以往来说,在使用2000次之后,就会容量衰减、报废。有了这项技术,可以使它在使用12000次之后,还能够保持一个接近于初始电池的“健康”状态。

  这个像“药物”一样的锂载体分子是怎么找出来的呢?科研团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化学知识,将分子结构和性质数字化,通过引入有机化学、材料工程技术等方面大量的关联知识,构建数据库,在多次实验后获得了这种新的锂离子载体分子。

  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研究团队成员 高悦:这种分子不仅修复商用电池的效果非常好,成本也非常低,它还可以帮助开发新的绿色电池。

  目前,这项技术已经通过多种电池的测试,并与国际顶尖电池公司展开合作,希望能尽快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记者 吴汶倩 王殿甲)

【编辑:李岩】


中央网信办:徐闻新闻永州新闻网重庆新闻网厦门新闻网岳阳县新闻网湖北十堰新闻健康新闻音乐新闻新闻稿发布泉州新闻  每日经济新闻金华新闻网国际新闻新闻频道如皋市委新闻网 长江新闻号攸县新闻网新闻热点大事件东莞新闻齐齐哈尔新闻  朝日新闻cctv新闻频道国内热点新闻曹县新闻濮阳新闻  最新娱乐新闻多维新闻广安新闻网聊城新闻网外交部新闻司  新闻频道13在线直播新闻资讯排行桐乡新闻新闻网最新新闻海南在线新闻中心  鹤壁新闻网阳泉新闻半岛新闻网云南新闻永春新闻  诏安新闻临沂新闻网近期新闻热点淮安新闻网南昌新闻网  福克斯新闻德化新闻荆门新闻网中国电力新闻网美国cnn新闻中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