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成安徽省两会热议话题 2025年开放凌家滩等遗址博物馆

分享:
2025-02-04 来源:贵州日报报刊社

欧亚国际手机appV(6344802) 请认准欧亚国际指定客服,打开微信搜索添加即可,添加成功回复:开户条件 上分问题就可以了。为开创“大金砖合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引领航向。欧亚国际在线开户

  中新网合肥1月22日电 (记者 张强)近期,中国地方两会密集召开,考古被广东、河南、陕西等多地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2日,正在进行的安徽省两会上,考古成为热议话题。

  2024年,安徽完成人字洞、华龙洞、垓下、磨盘山、凌家滩、神墩头、武王墩墓7个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武王墩墓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成果,该墓是经科学发掘的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最复杂的大型楚国高等级墓葬;郎溪磨盘山遗址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华龙洞人被证实为东亚地区向智人演化的最早古人类。

  安徽凌家滩文化是世界玉文化的第一个史前高峰。中国民主促进会安徽省委员会提交的提案建议将凌家滩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融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打造长江文化顶流IP。

  该提案建议,尽快发布出版系列性凌家滩遗址考古发掘专题报告,科学论证确立凌家滩文化申遗的最佳路径组合,可以以“中国玉雕技艺”之名联合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启动遗址数智应用重大工程建设。

  40万年前的安徽和县猿人遗址是继北京周口店和陕西蓝田直立人之后,中国古人类学研究的又一重大发现。

  安徽省政协委员、马鞍山市政协主席吴桂林建议,将和县猿人遗址融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安徽段的整体保护规划之中;对和县猿人遗址实施系统考古调查,形成考古发掘报告,为长江流域人类起源的学术研究提供实证依据;联合国内外专家学者深入开展学术研究,适时举办高规格和县猿人遗址学术论坛和研讨会。

  2025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安徽今年将积极参与中华文明探源、“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推进武王墩、明中都等重点考古发掘和遗址公园建设,建成开放凌家滩、双墩等遗址博物馆。(完)

【编辑:周驰】


中央网信办:海盐新闻网柳州新闻网新闻出版总署期刊查询济南新闻频道直播无锡新闻山东新闻频道余姚新闻网玉林新闻网德化新闻新闻坊  世界新闻平阳新闻网新华网新闻铁路新闻新闻投稿 新闻图片新闻总署邯郸新闻滴滴事件最新消息新闻今日新闻最新头条10条  环球新闻网新闻出版总署昭通新闻网内蒙古新闻网越牛新闻  产经新闻报广州新闻蓬溪新闻深圳新闻网首页军事新闻最新消息中国  泉州新闻网曲靖新闻新闻与传播研究龙泉新闻网南江新闻  石油新闻新闻龙卷风福州新闻新闻联播事故吴江新闻网  台风新闻美国cnn新闻中文版慈溪新闻网南充新闻网大象新闻  新鲜新闻cctv1新闻联播阜阳新闻网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春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