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天府评论:向“新”而行,构建智能工厂梯度培育体系
2024-11-01 14:38

欧亚国际代理V(6493007) 请认准欧亚国际指定客服,打开微信搜索添加即可,添加成功回复:开户条件 上分问题就可以了。喀山之行的一系列密集活动中,习近平主席深刻阐释“精神力量”与“挺膺担当”。欧亚国际在线注册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日前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2024年度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明确将构建智能工厂梯度培育体系,分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和领航级四个层级开展智能工厂梯度培育。

  通知指出,鼓励制造业企业对照基础级智能工厂要素条件开展自建自评;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联合相关部门制定本地区、有关中央企业制定本集团智能工厂培育计划和支持措施,组织开展先进级智能工厂评审认定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有关部门共同组织开展卓越级智能工厂培育工作;鼓励有意愿、有条件的卓越级智能工厂积极申报领航级智能工厂。

  当下,发展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和行动。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数字智能的支撑,尤其一些新能源、新兴产业、新业态,“智能因子”多寡决定了企业的现代化水平。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战略部署,构建完备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借助智能化,没有智能化就没有企业的现代化。

  腾笼换鸟,做好新旧动能转换不断提升企业智能化水平,积极落实“双碳”目标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我国作为《巴黎协定》的签署国,庄严向世界作出承诺:2030年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中国是个讲信誉的国家,言必信,行必果,说到做到,以实际行动取信国际社会。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新兴产业、新业态,逐步淘汰旧产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今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系统为绿色发展谋篇布局。基于区域发展实际,《意见》提出“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为绿色转型指明了路径。山东被国务院批准率先建立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低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位居全国前列,在“双碳”政策、能力建设和保障方面表现较为突出,绿色低碳发展具备较强优势。在这些地方建立智能化工厂意义重大,具有一定的前瞻意义和作用。

  建智能工厂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客观要求。数字改变生活,数字引领未来。当今是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应用场景的广泛使用给产业带来生机与活力,一方面,产品生产需要智能化,减少工人劳动强度,让产品蕴含更多科技因子;另一方面,工厂管理也离不开智能化的支撑。人事管理也好,生产调度也好,计划统计也好,这些部门也需要办公智能化,对产品进行分析,对企业管理提出最优方案。产品合格不合格,管理存在哪些问题,都可以通过数字智能进行分析对比,从而让企业处在一种最佳运营状态。现代企业管理人工因素越来越少,更多的是智能化管理,这是一种企业发展趋势。

  构建智能工厂梯度培育体系要循序渐进,不可贪大求全。每个企业基础不同,发展水平不一样,不要求一步到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智能工厂梯度培育体系分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和领航级四个层级。每个企业可以根据智能化程度对标,来个“对号入座”,基础薄弱的抓紧找弱项、补短板,智能人才不足的抓紧培养,可以通过内培外引的方式不断提升智能化水平,争取早日步入卓越级、领航级,成为智能工厂的标杆。地方政府要加大对智能工厂的投入,通过政策扶持等手段,促进智能工厂换代升级,不断提升新质生产力水平。

  向“新”而行,构建智能工厂梯度培育体系。数字智能场景作为现代化企业的标配,对促进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出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希望企业对标相关智能化标准,通过修炼内功,提升智能化水平,早日步入现代化企业行列。(四川在线 作者:李红军)

【编辑:梁异】

| 微矩阵
扬子晚报网:今日头条新闻新闻大求真宜宾新闻网新闻联播文字版北京新闻最新新闻合江新闻网头条新闻今天刚刚发生的新闻淄博新闻网  百度新闻福州新闻网百色新闻网时政新闻宜宾新闻网 宿松新闻网中国质量新闻网晋江新闻网日本新闻今天刚刚发生的新闻  哈尔滨新闻新闻热点宁波新闻网美国新闻娄底新闻网  新闻学广元新闻网新闻稿件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教育新闻网  乐山新闻网新闻网站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大图qq新闻宁夏新闻网  新闻联播文字版湖北新闻bbc新闻宜宾新闻网新闻联播  头条今日头条新闻新闻公关广西新闻网连云港新闻新闻  温州新闻网娱乐新闻社会新闻美国新闻中央新闻联播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